阅读历史 |

第154章 割肉(二) (第1/2页)

加入书签

普善大师在县衙喝了一盏热茶,和郡主闲话半个时辰,便告辞离去。

也不知是谁传出了消息,普善大师一出县衙,就有许多信徒百姓围了过来。男女老少皆有,信佛虔诚的直接就跪下磕头。

亲自送普善大师出县衙的郡主,忽地笑道:“普善大师在百姓眼中就是佛祖的化身。”

普善大师双手合十:“贫僧弘扬佛法,希望百姓们心中向善幸福安宁,岂敢自认是佛祖化身,郡主谬赞了。”

然后,扬高声音道:“大家都快请起。佛祖昨日在梦中点醒贫僧,雉县得以平安,皆因郡主庇护雉县百姓。贫僧今日来县衙,就是来感谢郡主厚待雉县百姓,厚待白云寺。”

众百姓立刻高低不齐地喊起了郡主千岁。

这个老秃驴,果然是只老狐狸,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

姜韶华心中哂然,面上露出和气的笑容:“大家都起身回去吧!白云寺里的命案,另有内情,过两日就会在白云寺里审问断案。白云寺很快就能解封,大家都放心。”

百姓们日日拜佛,白云寺被封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祸事。听闻郡主这般承诺,百姓们喜笑颜开,很快散去。

普善大师不由得在心中暗叹。这位南阳郡主,行事老道,手段高超,于分寸拿捏更是精妙。

以后,白云寺确实要收敛一二了。

一个时辰后,普善大师回了白云寺。

慈恩等弟子纷纷围拢过来,普善大师宣布了捐粮食和捐一座佛像的决定,慈恩心疼得眼珠子都红了。

“误伤人命”的武僧,更是悔恨难当,用力一拳砸中自己的胸口:“都怪弟子!当日就不该将蟊贼关进柴房,直接将他撵走,也就没那么多纷争了。”

普善大师淡淡道:“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这个蟊贼撵走,再来第二个第三个,又该如何?或者来一群匪徒,一把火烧了白云寺,到时候该怎么办?”

武僧倒抽一口凉气。

慈恩咬牙低语:“弟子就不信了,郡主敢这么对白云寺!”

“慈恩,我们师徒闲话,不可随意提及郡主。”普善大师沉了脸呵斥:“这些事,和郡主有什么相干。”

慈恩怄得都快吐血了。

就听普善大师道:“将寺中的存粮都送去县衙。佛像也一并送去。记住,越快越好,不可露出半点怨怼不满。”

对外庶务,一般都是慈恩出面。慈恩正要点头应下,普善大师却点了另一个弟子的名:“慈安,这件事你去。”

慈恩一惊:“师傅!为何不让弟子去?”

他才是大弟子,是白云寺的知客僧!

普善大师淡淡瞥他一眼:“你心有不平,说话行事露出来,会惹怒郡主。慈安脾气比你温和,就让他去。”

“如果你还上蹿下跳地闹腾,以后这知客僧,你也不必做了。”

慈恩面色一白,再不敢吭声。

……

隔日一早,白云寺的粮食和佛像一并送来了。

慈安比慈恩小了几岁,生的圆头大耳,笑得一脸谦卑。

闻主簿奉郡主之命来接收点数粮食,花了小半日功夫才清点完,去禀报的时候不由得叹气:“白云寺送来的都是上好的新粮,一共两千石。足够补齐太平粮仓了!”

“一个寺庙的粮食,比县衙粮仓还要富足。说出去谁敢信!”

也怪不得郡主要对白云寺下手。

最后这一句,闻主簿当然不会说出口,心里想想罢了。

那一日郡主召陈卓宋渊孟大山三人议事。没几天白云寺就出了命案。闻主簿悄悄琢磨了几回,心里有些了悟。

姜韶华略一点头,吩咐闻主簿:“粮食要送进粮仓,仔细纪录妥当。这些事就由闻主簿操办。”

闻主簿恭声领命。

至于那一座高约六尺的佛像,处置起来也要费些功夫。马耀宗主动请缨接了差事,去寻工匠。

姜韶华将杨政叫了过来:“杨审理,明日你去白云寺,将这桩案子审完结案。”

杨政略一犹豫,咳嗽一声:“不知这命案要如何结案,还请郡主明示。”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出家人慈悲为怀,抓住偷窃东西的蟊贼,棍责一顿,稍作惩戒罢了。这蟊贼半夜患急病死了,倒也怪不得白云寺里的武僧。”

杨政心中大定,拱手应道:“郡主的意思,臣明白了。”

姜韶华舒展眉头,笑着赞道:“杨审理做事,本郡主信得过。”

捏着鼻子背黑锅的杨审理,笑得有几分苦涩:“臣领王府俸禄,为郡主当差做事是应该的。”

就是这黑锅,一口接着一口的,没个消停。

他这般审案断案,一笔一笔都被纪录下来,以后怕是要成为杨家之耻了。

就在杨审理悲伤自苦之际,姜韶华笑着说道:“杨审理来回奔波劳苦,功劳本郡主都记下了。等本郡主巡完十四县回王府,论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