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送笔 (第1/2页)

加入书签

场上, 太子射完了最后一箭,依旧是正中靶心,惊人的准度让场上响起一片赞扬声。

但少年要比同龄人沉稳得许多, 脸上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喜意, 将手中的弓递给一边的宫人后, 看了一眼还在那边观看的父亲, 就抬脚往那边走去了。

下人们都离得尚远, 他走近后叫了一声:“父皇。”

好半晌,没有得到回应。

文杞能感觉到对方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甚至能辨别出其中失望、难过, 想要责怪却欲言又止的挣扎。

最终, 不知道男人是怎么想的, 那紧绷的氛围还是一点点缓和下来了。

“你将周淮林接走了?”

他虽然问了, 语气却还是柔和的。

文杞也并不意外他这么问, 他既然接走了周淮林,自然是就已经做好了应对魏琰的准备, 所以沉着冷静地回答着。

“今年夏季峻州几个月大雨,却未出现一处大坝决堤,未出现大规模的百姓伤亡,更是未形成重大灾情。全赖于周刺史的提前准备与连日奔波。此番结果极为少见, 儿臣是想与他探讨一番。”

魏琰手指点了点椅把没说话。

文杞这时抬头看过去, 又道:“父皇招周刺史进京,不也是为了询问此事吗?儿臣也觉着, 他当为各州表率,更值得父皇嘉奖。”

他有意无意地一直在提醒魏琰,那不仅仅是母亲如今的丈夫,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良臣。

魏琰却是没有顺着他的话, 而是径直问他:“你是怕我会对他不利吗?”

文杞低头:“儿臣不敢。”

他以为父亲还要继续问,却听男人突然转了话题:“刚刚的箭射得不错。”

猝不及防的赞扬让文杞微微一愣,他抬头,只见父亲飘渺的目光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过武艺这些功课,你适度即可。”男人说时已经起了身,还问道,“用过午膳了吗?”

魏文杞回答:“未曾。”

“那就一起去吧。”

文杞顿了顿,才终于跟上了父亲的步伐。

他们是在魏琰的殿里用的膳。

因着文杞来得突然,御膳房未能按着他的胃口来,菜里有他不爱吃的胡荽,他吃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挑出来。

父皇应该是没什么胃口的,他没怎么动筷子,目光倒是更多地落在自己身上。

文杞的口味完全是随了母亲的,他还记着小时候两人连挑菜的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可父皇总是一边将母亲的碗拿过去替她挑出吃了,又一本正经地教育自己:“小孩子可不能挑食。”

母亲心虚不说话,可带笑的眼里,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被偏爱的满足。

这会儿,文杞不知道父亲是在看自己,还是也想起那些往事。

“你虽然是我的儿子,”魏琰终于开口了,“可除了长相,倒是没什么像我的。”

他说的时候,轻笑了一声:“不过……那样也挺好的。因为你与我不一样的部分,都来自你的母亲。”

这个孩子,就是他与梁璎曾经心意相通的证明。

也正是因为他还在这里,他与梁璎的过往,才不是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

魏琰只要想到这里,就无论如何也对文杞生不出责怪。

仅仅是因为这个,他就可以宽容这个孩子的一切。

而文杞只能看到父亲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才喃喃般地说了一句:“有个能阻止我的人,倒也是好的。”

文杞没有回应。

他大概是明白的,情感与理智这会儿大概就在父亲的脑海中反复拉锯着,他知道周淮林不能死,却又恨不得让他马上去死。

自己当然是要阻止的。

***

用过午膳的魏文杞回到东宫时,周淮林已经在下人的安排下沐浴更衣过了,见了他,男人弯腰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周刺史不必多礼。”魏文杞赶紧就免了。

两人这般私下里的见面倒是头一遭,经历过最开始的问候后,谁也没有先开口说什么,一时间门陷入了微微的尴尬之中。

文杞于是先开口问了一句:“母亲身体还好吧?”

“是的。”周淮林一开始回答得很简单。

文杞正想着接下来问什么的时候,就听见男人在短暂地思索整理后,继续说了下去:“她的腿疾好了许多,已经很少会犯了。多走一些路也不受影响。嗓子还是没有起色,只是因为现在怀着身孕,药都停了下来。至于身孕,大夫也看过了,说是好生调理、养胎,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概是为了让文杞放心,他难得说了很多话。

其实也是母亲信里都跟他说过了的。

文杞微微愣然过后,脸上带上了些许笑意:“那就好。”

两人到现在还是站着说话的,于是文杞往上走了两步,招呼着周淮林坐下后,才继续与他说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