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儒墨之争 (第3/4页)

加入书签

亲切地称呼王明义‘学弟’。

见众人将目光看向自己,王明义起身行礼之后,回答道,“这火车商会,应该专研一种类似于飞鹏,蛛楼一般的机关造物,这种造物或许就叫做火车。”

董行书想了一下,赞赏地看向王明义,能够在自己几人的气场之下坦然答话,这车文远的徒弟确实值得培养,他鼓励地问道,“还有呢?你尽管说自己的猜测,我们自然会判断。”

王明义想了想,“火车商会招收学徒,称之为技工,对待技工的态度也远远好过学徒。”

说到这里,王明义顿了顿,这个时代的学徒是什么情况他自然知道。

扪心自问,周铁衣定下的一系列技工规矩,至少做到了优待技工。

“所以他需要的,应该不是那种普通的工人。”

唐安世忽然插话道,“什么是普通的工人?”

士农工商,这话他们儒家一直在提,但王明义口中的‘工’似乎和自己理解的‘工’不同。

王明义想了想,拱手说道,“普通的工,精于技艺,操劳于形,工与工言巧,不与士言德,尊卑有别,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而周铁衣想要的工,能跨过士农工商的界限……”

还没有等王明义说完。

唐安世就冷笑道,“我原道他周家行的是公输家的霸道,怎么,他倒是要玩弄墨家那套歪理邪说来不成!”

王明义在心中一叹。

这就是儒墨之争啊。

古圣墨子曾经师从儒家,这在学宫流传出来的典籍之中有明确的记载。

在仁义这个大的方向上,墨家和儒家大同小异。

但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却大相径庭。

那就是儒家的‘礼’和墨家的‘兼爱’。

儒家的‘礼’规定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但墨家的‘兼爱’却认为君臣,父子,兄弟都应该平等友爱,并不会因为地位的差别而变化,父亲为儿子付出的和儿子为父亲付出的可以等价。

这在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更不要说墨家以此演化出‘非乐’,‘非命’,不崇尚音乐的教化作用,不崇尚天命的指导作用,这简直就是对儒家‘礼乐教化’的挑衅和侮辱!

所以儒墨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墨家的学说太过‘妖异’,从圣皇至今,没有哪个君王敢大肆宣扬,如果不是墨家作用太大,难以像纵横家一样被踢出朝局,恐怕现在墨家都要被打出上九流了!

听到唐安世冷笑,董行书沉吟了一会儿,对王明义说道,“伱继续说。”

王明义低头,“是。”

“他定下技工九品到一品的培养之法,鼓励技工们的野心,从最基础的银钱,到修行法门,再到成为他的弟子,这就是想要帮助技工们找到一条明确的跨越阶级的道路。”

听到这里,唐安世再次冷哼一声,作为儒家的学部尚书,他绝对无法容忍这种歪理邪说大行其道。

王明义等唐安世冷哼完之后,才继续说道,“而且我猜测火车的操纵,或许最大的特点就是只需要九品的墨家和公输家修行者。”

王明义说出这个猜测之后,众人都眉头紧锁。

虽然他们不修机关术,但也知道机关造物的大部分规则。

按照常理来说,越强大的机关造物,想要发挥完全的作用,就需要越强大的修士来操纵。

就比如战争利器蛛楼。

在四品公输家修士手中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五品公输家修士也能够驾驶,但就难以发挥蛛楼全部的力量,顶多发挥出八成,之后再递减,到了七品,更是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操纵整个蛛楼。

董行书在心里推演了一会儿,说道,“这火车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道统,明义说得有理。”

“那他目的呢?”董修德问道,他按照以前的常理判断,“只是九品能够操作的机关造物,恐怕难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吧?”

王明义回答道,“这火车恐怕就不是在运用在战场上的,而是像游天舟一样,帮助人往来通行,而且他这么大张旗鼓,还招收没有修为的少年培训,恐怕是有办法让火车的价格低于游天舟,甚至能够让普通人也轻易使用。”

他之前无法肯定自己这个猜测,但刚刚那张纸上,写了周铁衣明确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既然按照常理来说,这机关造物无法用在军事,那么结合‘车’的特点,很容易推测出其应该用在民生上。

若是能够造出一种廉价的‘游天舟’,帮助百姓通行,确实是利国利民。

“有理。”

董行书再次肯定道,随后他看向青空命,“这是好事,你盯着这事,等他的火车造出来,你就上书圣上,建立火车司。”

在周铁衣的设想中,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自己造出火车,先铺设一条运线,拿出成果,再自己上书圣上,创立铁道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