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4章 池水 (第2/3页)

加入书签

长一千多公里,每年除开利息,可以盈利三百万两,这还只是净运营收入,不算周围的商业发展收入。

但京汉铁路是什么情况,那是晚清积贫积弱,又没有明确的铁路周围商业发展规划,而如今的大夏远比晚清强盛,在自己的谋划下,百里长的铁路,周铁衣都有信心盈利一百万两以上!

第三,铁路修建时间长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以一年,两年,三年分别发行铁路债券,顺着天京开平的线修下去,先将天京和东南最富裕的地方贯通,既能够保证利润,百姓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债券需要等一年,两年,三年的时间兑换。

而除了天京—东南线的铁路之外,山铜府—汤州府的铁路也已经起了一个头,并且能够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初期工程,这也是可以让百姓们,至少是中小商人们看得见的好处,所以同样可以发行债券。

一旦百姓们习惯了这种投资,那么下两个项目就可以顺理成章被百姓们接受,那就是轮船,蒸汽飞艇项目,这些都是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稳定盈利的。

在场众人顺着周铁衣的思路思考,神色越发凝重的同时,不得不在心里叹道,真是怪物啊,一环扣一环,恐怕在建立火车商会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局面,可叹自己等人还想着如何拆分周铁衣在火车商会的权力。

现在一旦火车商会作为国家债券核心的资产,那么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轻易动周铁衣的火车商会,只能够跟着他的指挥棒走,不然就要每年拿出一亿两以上的白银来补贴国库了,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同休。

而想要将周铁衣排除在外边缘化,众人最乐观的估计也得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一方面是让周铁衣搭建好框架,另外一方面是让手底下的人真正学懂周铁衣在做什么。

“那股票呢?”

弄懂了债券之后,董行书对发行国债已经没有大的疑问了。

周铁衣回答道,“诸位可了解过火车商会的股份改革,了解过平津渡轮船厂,铁厂,白芷山煤矿,铁厂的股份改革?”

众人立马将两件事串连起来思考。

当初承办火车商会的时候,周铁衣让入股的都是大型商会,武勋,皇亲国戚,最开始大家也以为周铁衣是仗着督察院院长的身份收取保护费,但随着火车商会的发展,所有人都意识到火车商会巨大的潜力,于是有了整个武勋集团,法家集团,四皇子组成的怪物级别的利益团体。

可以预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火车商会会成为朝廷另外一个部委,甚至与工部,户部等并驾齐驱,因为如果仅仅只是司级的行政单位,是装不下火车商会如今的体量的。

而之后平津渡这些厂子的股份改革,周铁衣引入了被占地的地方百姓,工人们,让他们同样和地方政府持有一部分股份,在儒家看来,这是仁政,是让利于民,无可厚非。

但今天周铁衣提起股票,提起帮国家产生财政盈余,众人顿时知道里面卖的什么葫芦的药了!

周铁衣的股份改革,实际上是一步步扩大参与者,既然当地的普通百姓能够持有股票,那么不是当地的普通百姓能不能够持有股票?

再联想到报纸上不遗余力的宣传火车商会的盈利和股权结构,这几个月来天下人都知道火车商会是下金蛋的母鸡,现在周铁衣给天下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和上述达官显贵们一起购买股票,这火车商会的股票就不用愁卖了。

到此为止,大家对于设立中央银行已经没有多少疑问,这确实是势在必行,解决财政问题最好的办法,整个天下现在也只有周铁衣能够统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石昌盛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国债是以铁轨和其盈利作为抵押物,股票是以火车商会盈利作为抵押物,这中间我们会不会将同样一个东西卖了两遍?”

周铁衣笑道,“怎么?石尚书没有将东西卖过两遍吗?”

石昌盛明白这是周铁衣在讥讽他没有想清楚里面的关窍。

大夏圣上开口道,“有事说事。”

周铁衣站起身来,“启禀圣上,目的就是要将东西卖两遍,只有这样,才能够积蓄我们在市场上虚发的银票,不至于让物价高涨,这就像是一个蓄水池一样,我们需要的是蓄住我们额外增发的‘钱’,反倒是股票,国债的盈利,国家不用看重,因为只要钱能够蓄住在我们定的池子里,想要发行多少银票,都不过是‘国家信用’四个字罢了。”

天后忽然开口道,“那如果池子中的‘水’太多了怎么办?”

周铁衣回道,“这简单,三个办法,新修池子,将池子变大和将池子的水蒸发,股票和国债在交易的过程中,可不只是能够赚钱而已。”

“只不过这都是以后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请圣上授予我设立中央银行之权,督管天下银票,股票,国债!”

周铁衣回答了天后第一个问题,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这里面有问题,只不过是第二阶段才会展现,第一阶段我建好中央银行之后,你们别想要轻易摘桃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