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千零八十五章 如何让人进入大海 (第3/3页)

加入书签

行在大海的危险性更高了,而且大海上的损失也是更多的。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人以为天下财货众多,不需要向外人求垦。

因此这些人中大半是发自内心地不想要海上这一块。

因为他们不熟悉,不明白,所以不敢贸然说话。

闻人升扫着众人。

这些人并不知道,一出去后,就很容易变成了海上王者。

这年头空缺的岛屿太多了。

到处都在海洋的边沿。

想要过去也很容易,有流民趁着涨潮都能游上过最近的一些岛屿,然后在上面开垦。

还建造了一些简单建筑物,房屋,地窖、农田等等。

事实上这时代就没有一个人给这些开拓者任何帮助,完全是那些开拓者主动去做的。

然而这些岛屿就是称王的基础。

只是这年头世家的脑子都被固定死了。

总认为在中原才是王。

们出去后,就不再是中原人,沦为蛮夷。

却不想想,自己前几十代也大概率是蛮夷出身。

其实呢,在闻人升眼中,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想要将人们这个观念给改变过来,必须得有物质诱导。

没有物质利益的话,空谈改变是没有用的。

对这些人而言,最大的物质利益,那就是稳定的土地,还有一些产业。

自己的庄园和堡垒,只要向周边人侵夺就行了。

这多稳定。

可比出去冒险抢别的空岛屿来得赚钱和安稳。

好在正如闻人升所言,商人才是最有冒险精神的人。

他们希望更多的钱财,四下开拓新地方,这样才能带来最大的物质利益。

其实一些海边的豪强,也知道海上贸易有多大利益。

比如用来运输粮食到北边卖。

靠马车拉运那是大亏本,得是朝廷才能承受得起。

而普通商人就选择海运,先从南方富裕粮食的地方,收购,然后一路顺着南江而去,最后被装进海船,然后自己也在船舱里。

如果顺风顺水,恐怕前几次会导致重大失误。

这海运就危险多了。

多少大事都在海上发生。

总而言之,这些当今名士,并没有将它当成一个真正的生产销售节点,而是保持一些无所谓的态度。

甚至荀或也是如此。

他又没收到渔税银子。

主要是此时的海上,并没有对等的一个实体来进行这种贸易。

而且在陆地上的生活勉强还凑合。

然而黄巾爆发,规模席卷天下,三十六方一同鼓噪,就说明至少数百万人都吃不饱。

如此一来,总而言之,闻人升想要获得海上利益,就得让这些人能够明晃晃地看到海上贸易有多占便宜了。

这样才能战胜这些人的思想懒惰。

这个时代的人们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在陆地上开拓。

而现实中,他们除非是实在没有办法,才会逃亡到海外。

即便是在后世大部分人也不乐意从事海上的生活,哪怕工资高出三倍。

海上生活实在是太苦了。

如果一个人在陆地上能够舒舒服服的过日子,没人会去海上冒险的,海上有多苦呢?

第一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脚下。

你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危险的心理保护中。

人本来就是从陆地上的生命,这种基因告诉颠簸就意味着危险。

这事和东西方无关,即便是西方,他们海员也是不能长期漂泊在海上的。

在海上必然会发生叛乱骚乱,还有厮杀,内讧。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让水手们到岸去发泄,去消遣。

水手也会把所有的钱都给花掉。

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出海时,会不会就会死掉?

如果人死了,钱没花完,那绝对是悲剧。

其实水手这种消费,正是刺激了西方商品经济的茂盛。

因为水手他们是可以花钱,而且是最利索的一群人。

水手才是是真正的消费主义者。

大部分都是流浪汉去当水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