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 章 (第1/3页)

加入书签

姜家别院与别宫比邻,乃是太祖爷亲自为他的姜家皇后督建,与别宫规制一般无二,春夏秋冬各有胜景,屋宇延绵,望不到边际。

姜菡萏早已吃饱喝足,懒得在席上应酬,一听见哥哥保下了顾晚章,她便乐得离席。

此时才过戌时,别宫夜宴正欢,灯火辉煌,衬得这别院十分寂静。

她出生时早产,身体一直不好,国师虞仙芝替她占星禳命,得到八字谶语——“红尘有染,六亲有故”,于是她从五岁起便住到别院,至今已经十年。

当时只道是寻常,后来才发现,那是她人生中最平静幸福的十年。

“我要去丹房。”姜菡萏吩咐,“你们散了吧,不用跟着。”

她炼丹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扰,侍女都领会得,只有苏妈妈不放心地叮嘱她早些回来,莫要再熬夜。

丹房在别院的东南角,长三丈,宽一丈六尺,房内最中央筑丹坛,丹坛高八寸,长宽二十六寸,分三层,称三台,下台为地,中台为人,上台为天。

丹炉就安放在丹台上,刻着日月星辰,下为丹炉,中为丹鼎,上有鼎盖,昨夜炼坏的那炉丹已经收拾出来了,丹鼎干净齐整,只等封上新泥,重新开烧。

窗前有桌,桌上还有她昨晚抄的半副丹方。

禹余粮(火煅,醋淬不计遍,以手捻得碎为度)、紫石英、赤石脂、丁头代赭石(如禹余粮炮制)各四两。以上四味,并作小块,入坩埚内,盐泥固济,侯干,用炭一十斤煅通红,火尽为度……

只抄到这里。

这是震灵丹的丹方。

震灵丹,又名紫金丹。书上这样说治血气不足有奇效,常服镇心神,驻颜色,温脾肾,理腰膝,除尸疰蛊不经意间,辟鬼魅邪厉,久服轻身,渐入仙道。

砚池里的墨冻住了,姜菡萏点起灯,用灯火化开墨,提起笔接着往下抄:

……入地坑埋,出火毒,二宿。滴乳香、五灵脂、没药各二两;朱砂(水飞过)一两。上件前后共八味,并为细末,以糯米粉煮糊为圆,如小鸡头大,晒干出光。

半道丹方就此续上,中间看似隔了一日,其实已经隔了一生。

她在心中发出一声叹息。

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开了丹鼎,挽起袖子,开始往里面糊泥。

丹鼎如果不封泥,金属就会化在丹鼎中,形成黑色恶丹。封泥也有讲究,姜菡萏所用的泥用戎烟、卤碱、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等等调配而成,名为六一泥。用此泥封,可令丹鼎内部受热均匀,不伤丹质,且能密封,提高丹鼎内部的温度。

道士们炼丹需要挑黄道吉日,沐浴焚香,在姜菡萏全无所谓,想炼就炼。

丹房沿墙一排到顶高的药柜,里面全是密集齐整的小抽屉,手指有自己的记忆,姜菡萏看也不用看,就知道朱砂放在哪里。

朱砂鲜红,成块状,放进丹鼎中密盖煅烧,很快就会变成水银。

这是她七岁时会炼的丹方。

水银不好保存,虞仙芝以坛盛之沉入水中,姜菡萏的做法是,在炼成的水银里加入硫磺,重新把它变成朱砂——就是炼着玩儿。

她刚拿起火折子准备点火,忽然听得外头有什么喧闹之声传来,还未抬头,窗子发出“砰”地一声响,紧跟着眼前一黑,她被人扑倒在地。

火折子落地,熄灭。

“呜……”那人发出低吼,是那个狼人少年,他的手扣住她的手腕,对着她的脖颈呲出锋利的牙齿,眼睛却是盯着桌上的灯。

他的眸子好像比常人要更黑一些,灯光映在里头也更亮,仿佛在眸子深处点了两团火,姜菡萏清晰地在里面看到了恐惧。

“小姐!”一柄剑锋随后而来,停在少年颈畔,“放开!再不松手,我杀了你!”

那是别院的府兵首领,校尉郭俊,他焦急道,“小姐,属下下午奉命将此人带回别院,将他安置在后廊下厢房之中,白天在屋里还好端端的没动静,可方才属下让人给他送饭,他不知怎地竟发狂而逃,跑到丹房!”

少年呜昂一声,转头看向郭俊,郭俊的身后是众府兵,一手提着刀,一手握着火把,火光耀眼。

少年脸上全是惊恐,又惊恐又狂乱,他松开了姜菡萏,想要从窗子里逃出去,却发现窗外也被人围住,火把光芒耀眼,他像是被针扎了一样往后退,才退了两步,复又站住,冲着门外的人群发出狼嚎。

从姜菡萏这个角度看过去,他的肩臂肌肉贲起,肌肤上遍布着鞭痕,新伤压着旧伤,有的红肿,有的渗血。

白天好好的,晚上有人送饭偏偏发狂?

“你先让人把火把灭了。”姜菡萏坐起来,“然后让人退开。”

郭俊不敢:“小姐——”

“他要是想咬我,刚才就咬了。”姜菡萏道,“刀收起来。”

郭俊不得不听令。

少年不断低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郭俊,直到郭俊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