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好像听到阿父的声音了 (第6/7页)

加入书签

肚子就咕咕叫个不停。

好在韩非刚从南阳城中买了吃食出来,忙让人把新鲜的热羊奶和黍米粥取来喂他。

李世民吃饱喝足了,终于有力气提问了,

“师兄,你刚才本来就想去咸阳的吗?你是要去投奔我阿父吗?”韩非命人取来一块洁净的丝帕,抬手为他擦拭嘴角的粥,笑道,“我听闻恩师,在咸阳小住,今日确实,是去拜见他的。不过,我是韩国宗室之人,是不能投奔秦国的。”

李世民知道秦王一直很仰慕韩非,而他也读过韩非的著作,读过对方"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知道此人虽然擅长法家,却并不执着于一成不变。

以秦国的实情而言,变革绝不会骤然从法转儒,唯有施行儒皮法骨之道才能长久。

而韩非,无疑是一个很值得拉拢的大才,他想替秦王收入觳中!于是他立刻卖力地煽风点火,

“可是,我有两个舅父也是楚国公子,他们就在秦国当官呢。我阿父又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有才学就行!”

韩非见他如此童真可爱,显然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收起丝帕温和解释道,“秦国,从商鞅变法后,确实一直,重用列国客卿。但我的意思是,我是韩国公子,不能背弃母国。”

李世民早就猜到了他会这么说,故意思索了一会儿,一脸不解道,“可老师说,在春秋诸侯起兵前,整个天下其实都是周人。而在三家分晋前,韩赵魏其实都是晋人。

那你的母国,到底是周还是晋呢?韩国不是早就背弃母国了吗,你为什么不能背弃它?”

韩非惊诧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孩子的思绪竞然如此敏捷,不由喟叹道,“难怪恩师,肯破例收你,你虽小小年纪,远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得多!”

顿了顿,他又摇头,

“往者早已不可追,但从我降生之日起,我的先祖,就已经是韩君,我的母国,就已经是韩国,所以我不能背弃它。”言语间,竟带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落寞。

李世民眨了眨黑白分明的纯净眼睛,没再继续劝。看来,韩非确实非常固执。

此事还需徐徐图之,急不得。

秦王亲自带兵追了上来。

他无法劝服自己守在咸阳愤怒等待,也担心派出去的人,会错过任何一丝线索…

他必须亲自出来找他的孩子才放心!

一想到那个一脸稚气跟他唱反调、又总是眉眼弯弯朝他笑的可爱孩童,秦王的心就焦躁得燃起焰焰烈火一一

他想杀人!

他要把参与此事的无耻之徒全都杀光,他要发兵灭了这个无耻之国!这时,杨端和策马回来禀报,

“禀王上,眼下已经出了武关,前方路口有通往韩魏赵的岔道,但每条道上都有凌乱的车辙,应该是先前的追兵留下的,请王上定夺,臣等该往哪边追!三晋之地紧邻秦国,边境岔道也众多,秦王想都没想就冷声道,“传令,往韩国方向追!”

“喏!”

虽然昨夜查到的证据,无一不指向魏国,但他看得很清楚,魏国使臣的惶然绝望,全不似伪装。

而在他故意说要加派人手往魏国追时,韩国使臣眼中的得意,让他迅速生出了疑心。

更何况,他还生出了一种无法自控的错觉一一好像只要往这个方向一直追下去,他就能看到顽皮的世民从车上跳下来,咧着几颗小牙齿笑眯眯朝自己招手。

这个错觉着实太过美好,秦王说完,就扬鞭往前方韩国的岔道奔去。一路尘土飞扬疾行了半个时辰左右,他还真看到有马车迎面疾驰而来。这是一辆驷马的奢华马车,它身后还跟着一辆普通的随从马车。杨端和带着士卒继续前行着,没人想浪费宝贵的时间,上前盘问这两辆客行的马车一一

贼人掳了小公子,跑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往回走?但秦王在与这辆驷马马车擦肩而过时,却猛地转身策马飞奔,超上前去拦下了对方。

如果我儿刚好就在这辆车里呢?他不敢错过任何一丝可能。拉车的四匹马陡然受了惊吓,纷纷扬起了前蹄,车夫急忙扯紧缰绳,呵斥着让它们安静下来,然后劈头盖脸地,就朝穿了一身胡服的秦王吼起来,“你这是想做什么?如果吓到我家公子,跟你没完!”秦王蹙了蹙眉,已经很久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了。但他没有发作,

“不知你家公子是何人?可否让他出来一叙?”车夫气咻咻调整着手中的缰绳,看都不看他一眼,小声嘀咕着,“你以为你是谁,秦王啊?说想见我家公子就见?”这时,杨端和得到通禀,已经拍马带人返回来了。他长得又黑又高又壮,往风姿俊逸的秦王身边一站,两只大眼一瞪,原本想喊秦王让道的车夫,立刻就自觉闭上了嘴。韩非打开车窗,想问问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在他怀中半睡半醒的李世民,已经揉着眼睛坐起来了。

韩非忙问他是不是被惊吓到了。

李世民打着小哈欠摇头,睡意未散的声音软软糯糯的,“不是,我刚才在做梦,我好像听到阿父的声音了。”韩非心中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