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2章 泥潭中互殴的巨人 (第1/4页)

加入书签

第2章 泥潭中互殴的巨人

面对着古多维奇伯爵这样的宿将,陈光耀其实有点跟不上节奏。

因为大虞北伐,打的是满清这种最精锐精兵就三五万人的半殖民政权。

还上有汉族高官三心二意甚至直接暗通款曲,下有汉族被压迫者,被民族大义感召群起响应。

因此实际上在北河之战后,满清就已经维持不住了,取天下的难点已经从击垮满清主力,变成了莫子布这个复汉皇帝如何拿出足够多的好处在国内分蛋糕了。

恰好莫子布手里有整个南洋亟待开发,双方一拍即合,满清都没挣扎几下,就不行了。

可毛熊这些年可不一样,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已经衰弱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北面的领土已经达到黑海北岸乌克兰大平原的欧亚一霸,近几十年内部还是不断有聪明人出来试图振兴,给帝国续命的。

耶尼切里不行了,就建立新军,枪炮也是大撒币各方购买,除了兵工厂和钢铁厂比不过沙罗,更因腐败显得有点惨不忍睹以外,整体的表面实力,其实是要比沙罗强的。

而高举复兴罗马帝国大旗的沙罗,迄今为止打了六次俄土战争,这实际上就是沙罗的立国之战,是相当艰苦和不容易的。

特别是第五次和第六次,沙罗从上到下展现出来的战略与具体战役的水平特别高,涌现出了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这样在世界军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名将。

与之相比,大虞面对的满清虽然确实是强敌,军队素质和内部治理远高于奥斯曼。

但一来满清绝对精锐太少,加上本身属性不敢动员所有力量,因此综合来看,击败满清的难度是要低于把奥斯曼打瘫痪的。

至于另一场有含金量的陆战,印度的英军则是英吉利龙虾兵的边角料,而且还是陈联去打的而不是陈光耀,惨烈程度也跟几十万人会战的俄土战争没有可比性。

是以甫一接战,陈光耀就立刻陷入了被动,他让董金凤的扬武军上前的时候慢了一步,又因为担心骑兵吃亏,而撤的早了一点。

于是,等董金凤率军上前,这片平原上唯一背靠丘陵,且还控制着一座渡口的有利地形,已经先期被罗斯人给占据了。

他们在高处列阵,六门野战炮也已经架设完毕,哥萨克骑兵隐藏在山包身后,使董金凤看不到他们阵型,无法推测出兵的位置,也很难观察出兵的时机。

罗斯的步军则利用地形层叠列阵,若是上去接战,面对的那就不是三轮击,至少是六轮击了,理论上的能接战的士兵,比大虞多了快一倍。

“咦,这罗刹鬼还挺烈躁!”

董金凤虽然也没打过多少硬茬子敌人,但是这些年也算身经百战了,因此并没有急着上前去接战,而是先在远处列好阵型,然后观察了起来。

观察半晌后,董金凤把老将朱射斗叫了过来。

这朱射斗是满清降将,是傅恒一手提拔的,满清对他非常恩重,这使得在大虞朝来说,他出身上有点污点。

加上年龄也偏大,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所以官路一直非常坎坷,兜兜转转就是升不上去。

不过此人作战非常勇敢,加上是汉人,所以虽然没有董金凤这种喜迎王师的爬得快,但也算是大虞朝的一员悍将。

“咱们虽然有七千人,比罗刹人多了三千,但他们的地形占的非常好,这六门野战炮当头打过来,杀伤力可不低。

加上他们在山上层叠列阵,火铳的至少比我们能多开火七成,贸然进攻,即便战胜,伤亡也会比较大。”

朱射斗点了点头,“军门所言极是,但不进攻也不行,您看,罗刹人已经开始在上面挖土堆胸墙了。”

你不服不行,毛熊还真是挺能吃苦的,跟中国人有一拼,他们占据了好位置后也没闲着,竟然立刻就开始土木作业。

董金凤沉思了片刻,虽然罗刹人从乌拉尔山附近的叶卡捷琳堡过来直线就有一千八百公里,不可能携带多少粮食,但大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大虞是两条线在作战的,主要对手也不是罗斯帝国,而是吃下河中。

且这些年的动乱,把天山北面的准部和天山南面的回部,都折腾的够呛,压根没有多少存粮。

这让军队的大部分军粮都需要万里从甘肃转运,而甘肃的西北大乱,也才结束几年时间而已,本身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最穷困的省了,能支援出来的军粮相当有限。

而在河中草原上,中玉兹和大玉兹的哈萨克人也没闲着,一场内乱接着一场内乱,除非把他们往死了逼,不然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和牛羊。

甚至左翼大玉兹的哈萨克人,还指望着朝廷能多少接济点呢。

可以说,大虞三支军队中,陈光耀的征西军是靠从蒙古一路赶过来的牛羊和去年在金汤城塞米巴拉金斯克周围抢种的燕麦和黑麦撑着的。

董金凤的定西军,则完全靠甘肃转运,虽然粮食还有些富余,但他们接着还要打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