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3章 那个大汉朝,他回来了 (第1/5页)

加入书签

第723章 那个大汉朝,他回来了

西元1795年,4月11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年,原满清乾隆六十年,农历三月十二。

就在莫公泽还在伊斯坦布尔面见奥斯曼苏丹的时候,大虞的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西征军在南京应天府进行了誓师大会。

莫子布以弟弟吴国公莫子泩为监军,亲侄子、宗室莫公棱为镇西将军,朱射斗、桂涵、杨芳、罗思举为副将,杜钦拉玛二世为行军部署主管后勤辎重。

出动羽林左卫,金吾右卫,龙骧左卫等三支近卫,京营奋武、敢勇、立威等三军,合计四万六千人,命名为镇西军,前往河中,做最后的剿灭。

当然,莫子布亲自登坛拜将,从南京出发的镇西军只有九千多人,因为其余三万来人早就在河西整编快一年了。

大虞的近卫军以闽粤桂和湖广的人居多,京营则多以两淮、河北、山东、山西人居多。

要想适应西北的气候,山西、河北人还好说,其他地方的肯定要提前去适应西北气候,才能将水土不服的概率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莫子布诏免陕甘两省三年钱粮,以及打的欠条都会被还上的消息传到了陕甘两省,顿时两省百姓都沸腾了。

交粮食的开始压箱底的交,几百亩的大地主都只留了基本的粮食,运粮的民夫脚下就跟生了风一样,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前一秒还在心里骂着狗曰的朝廷,下一秒就陛下万岁万万岁,扛着货物直接跑的飞起。

而此时在河中,行动已经开始了。

当莫子布的圣旨送达,陈光耀就熄灭心中那一点点想要争取西军大元帅的心思。

捏着莫子布亲自写给他的信笺,陈光耀看着身边的董金凤、傅康安、海兰察、海禄、策凌那木扎勒、西乡隆光等人说道:

“陛下圣明,宁夏郡王乃是西军中爵位最高者,又是元勋第一功臣,应当由他担任西军大元帅。”

陈光耀就这点好,那是真听莫子布的话,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因为他从三岁扒拉着河仙总兵府衙的后门,看着里面一副小少爷打扮的莫子布时,就开始听这位小表哥的话了,哪怕现在当了高官也还是一样。

“估计很快,郡王的命令就会从定夏城传来,大家各司其职,准备听候军令。

而且我相信,郡王不会亏待大家的,他也应该知道,夏藩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陈光耀还是在话里面给自己留了一点点的尾巴,因为他也要顾及麾下征西军与跟着他的董金凤定西军上下兵将之需求。

大家在这远离中原的地方吃了三年的风雪了,好多人甚至都经历了父母过世这样的变故,若是不给好处,哪怕有皇帝的旨意,这六万精兵,也不可能服李献文的指挥。

若真是李献文这么不识趣,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夏藩而亏待征西军和定西军,陈光耀就会立刻上书皇帝,不会事事配合的。

这人呐,一旦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层,就会这样,很多时候,哪怕你不想争,也会被跟着你的人,一步步裹挟到大多数人期望的路上。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这句话,代表的可不是责问,还有冰冷的刀光剑影。

没到最后时刻,没有一个昭烈帝那样的父辈荫庇,最好还是不要干这样的事。

陈光耀深谙此理。

不过幸好,李献文的脑子很清晰,他很清楚夏藩的定位,也知道皇帝在这种时刻,还想着给他这姐夫这么大的面子,真是足够对得起他了。

他要真辜负了这份情谊,那么以后他跟莫子布之间,也不会再有什么情谊了。

是以很快,李献文就致信陈光耀,他同意陈光耀的作战方案,命征西军和定西军分兵两路。

一路走内天山,从疏勒喀什北上碎叶高原,拿下这里的柯尔克孜人,恢复大唐的碎叶军镇,然后向西走怛罗斯一些清扫臣服于布哈拉汗国的势力。

一路则直接从七河之地出发,绕过莫因库姆沙漠,直抵塔什干。

夏藩则是会准备好一切粮草辎重,等待两军到达之后,合力攻下塔什干,最后才会集中兵力,进攻撒马尔罕。

陈光耀哈哈大笑,心中的担忧终于去除,他看着董金凤说道:“郡王有句话说的很对,我们此次来,是要把这些害人虫全部铲除的。

那就不应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专注于杀伤他们的丁壮。

咱们打下了塔什干,面对撒马尔罕这样的重镇,故意又进兵迟缓,正好给他们调集军队的时间,等彼辈猥集于此。

咱们就在撒马尔罕城下,干掉他们的一半的有生力量!”

。。。。

布哈拉城,唐时称安国城,是昭武九姓安国所在。

此城在后世的乌孜别克并不算特别重要的城市,总人口也不过二十来万。

但在现在,布哈拉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城市,人口却超过三十万,手工业的发达,冠绝河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