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红利太大了 (第2/3页)
行省应天府上元县男吴达,于阿瓦城一役,作战勇敢,有先登之功,斩首三十一级,功为上等,真乃国之勇士,朕心甚喜。
着有司论赏为镇抚使,又福泽高堂,赐日月功臣旗一面,命所在署衙,纳入慰问之家,四时八节必有赐礼!”
“啊呀!”吴老鼋被这惊喜瞬间把人都冲傻了,他大叫一声,眼泪从黑乎乎的脸上哗哗的流,连磕头谢恩都忘了。
也还亏得坊长就跪在他旁边,摁着他脑袋磕头,还替他说了谢恩。
“嚯哟,斩首三十一级,还是先登,这得杀了五六十人才能凑齐吧。”刚才那个有见识的街坊又惊讶上了。
“吴阿大这孩子,小时候蔫蔫的,老子一声吼能吓得他尿裤子,没想到竟然还是个杀神!”
“起来吧,老鼋,你的好日子可是到了,以后也是吃皇粮,拿陛下赏赐的有功之臣了。”
坊长带着几分羡慕说道,周围的街坊更是投来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好些个还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半大小子,搞得这些小家伙们在向往的同时,还颇有些心惊胆颤的。
这日月功臣旗和功臣之家的搞法,一看就知道是莫子布从后世抄袭来的。
这里面隐含了两个福利,一是功臣之家长者,比如吴老鼋,以后就可以见官不拜了,外人看见这面大旗,那也要尊敬他几分。
二是四时八节时,会得到一份皇帝从内帑自己出钱赏赐的年节礼物。
东西不多,就是皇庄里面出产的各种农作物,或者皇帝自己产业中生产的小首饰和布匹等等。
总价值,每年大约就是接近两银元,换算到后世,大约等于一年有个千把块钱,跟共和国给老人每月给的那一百块钱差不多,也就是个意思。
呃,不对!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远远不如后世的。
这时候的每年两块银元,在大虞进一步统一度量衡之后,差不多能买三石,也就是三百斤一斤五百克大米。
算下来一天七八两,如果不从事重劳动,把这米熬粥喝,加上点自己种的小菜,是可以维持生命的。
所以坊长才会羡慕的说吴老鼋也吃上皇粮了,这老两口就凭这三石大米,基本就能吊着命了。当然,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那个镇守使的官位,这相当于吴家在汉川有了根基。
日后吴家人去汉川,到地方就有人教放铳使刀,管理农奴什么的,三两年不拿下一个占地二三千亩,有农奴七八户的庄园,都算是混得差的。
可以说,只要不运气太差死在过番的海上,扛过最开始三个月的水土不服气,这富贵就到手了。
有人还在感慨,但已经有人已经行动了,街尾的杨大哥一个箭步冲过来,狠狠捏住了吴阿何的肩膀,有些激动的低声说道:
“你二哥跟着你爹上船了,三哥在城内纺织厂上工,五弟还小,能去汉川的只有你,是不是?”
吴阿何点了点头,随着圣旨来的还有哥哥吴达的家书,确实提了让他去汉川,兄弟齐心,做大做强。
“阿何,带我去汉川,你跟我妹子的事,我同意了,马上成亲!”
吴阿何猛地一抖,杨大哥此前一直拒绝把妹子嫁给吴阿何,就是嫌弃他们家穷,不然吴阿何也不至于二十一岁了,还是光棍一条。
“好,杨大哥,一言为定,我带你去汉川,你把妹子嫁给我。”想到朝思暮想的美娇娘马上就属于他了,吴阿何美的鼻涕都要冒泡了。
而杨大哥看了看吴阿何这傻乎乎的样子,心里长长叹了口气。
‘妹妹啊,你就辛苦一下吧,哥哥我实在不想进厂去打铁或者缫丝,等到了汉川立住脚哥一定好好的补偿你。’
玄武湖,东洋镇藩聚集的东人巷。
会津顺义王的府邸中,正在开宴席,今天是第一代会津顺义王松平容住的成年礼。
由于上一代会津藩主松平容颂,死的还算忠义,最后也向中华表示了尊敬,所以莫子布待遇会津藩,可是规格很高的。
不但把会津藩晋封为镇藩中最高等级的顺义王爵,第一代顺义王松平容住还是养在宫中的。
这不,松平容住的十二岁成年礼,皇帝还专门派内侍送来了生日贺礼。
正座上的松平容住小脸绷的紧紧的,看起来十分稚嫩,因为按照日本惯例,本来应该十五岁才元服表示成年。中华则是二十岁冠礼。
但由于松平容住身份特殊,为了方便管理会津镇藩,主要是为了方便莫子布调动会津藩兵出东洋作战,所以他特批松平容住,十二岁就可以行冠礼表示成年。
既然是皇帝特许,那么凡是在南京的镇藩之主,也都到场祝贺。
宴席上,汉川省的消息传来,这些原本的日本大名们,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作为主人的松平容住满脸崇拜,他端起酒杯,向着皇宫的方向遥祝。
“听说汉川省起码有三千万石高,与旧日本几乎相当了,果然只有在陛下这等人间真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