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深夜电话 (第1/2页)
“蛇女”,是樟湖一带的一个称呼。</br> 在湘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称呼。</br> 像苗寨的苗女,落花洞女,自梳女等,而这背后都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子。</br> 这附近有不少樟湖人,小超市老板娘不愿意说,我就去问了别人,当然要给人点儿好处。</br> 有个大娘在门口晒太阳,她从樟湖嫁过来二十多年,她告诉我了一些话,不知道真的假的。</br> 她说:“蛇女从15岁以后,就生活在一个坛子里,这坛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蛇,蛇女每天要喝三杯蛇血,谁要是让让蛇女摸摸手背,就可以得到连公庙的祝福,这一辈子都无病无灾。”</br> 听的有点儿渗人,怪不得小超市老板娘说自己小时候见过一次,害怕的三天不敢去上学。</br> 买好东西后我给史姐打了电话,汇报了最新情况。</br> 史姐对我的眼力审美比较认可,她说像那样子的,大概有个五麻袋就行了,并且不忘对我表示感谢,夸我们办事儿效率高。</br> 我算了,按照最慢的速度,一天挖两麻袋的话,最多在有三天,我们就能完成这项任务。</br> 巡山人作息有规律,一般是晚8点半,11点半,和后半夜两点各去山上一圈,知道这个时间点儿,就能避开巡山人。</br> 日落而作,日出而息。</br> 第二天晚上,挑挑拣拣,挖了两袋儿半。</br> 第三天就挖够数了,我们将麻袋堆在废机井房院里,史姐说等她一到两天,她会尽快派人开车过来取。</br> 我们年初从咸阳来湖南,在田广洞待了两三个月,过程虽然惊心动魄但总归收获不错,这天晚上小,萱搞来很多冥币。</br> 是不是巧合?</br> 那时候是清明,这时候也是清明。</br> 豆芽仔蹲在火盆前:“爹,拿钱拿布啊,拿钱拿布,多花点,我不能回去,就在这儿给你烧点,你想买什么买什么。”</br> 我也给早就过世的父母烧了些,天地银行面额一亿一张,我还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钱,下去以后能不能找开。</br> “小萱,你给你爸烧了多少?”</br> “我没数,得有几百亿吧。”</br> 小萱扭头问把头:“把头,这样我爸真的能收到?”</br> 把头坐在院里,看着火盆笑着说:“这是别人说的,能收到的,放心吧。”</br> 因为是异地烧纸,把头让在地上画一个圈,这圈不要画满,中间留一个口子,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上去世之人的真实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写好以后包一点黄土,折叠起来。</br> 把火盆放圈里,在把包着土的纸放到圆圈的断口处,然后就可以烧了。</br> 把头说这个就相当于挂号信,烧了后,各大十字路口的鬼差就会收到,由这些十字路口的鬼差把挂号信带到地下的供养阁,最后再由供养阁发到去世之人手上。</br> 把头还说了,如果在祖坟上,上坟不画圈,烧掉的纸钱就会被附近的孤魂野鬼抢干净。</br>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但南平这两天没有下雨,晚上反而有点燥热。</br> 没有电,我们就点着蜡烛在院里乘凉,商讨下一步计划。</br> 回声鸭子被放出来了,也不叫,就扇着翅膀满院子乱跑。</br> 我说:“干脆去吉首,进山里去看小米。”</br> 小萱不高兴了,她道:“不去吉首,就让小米在山里住着,住个十年八年把病治好了再说。</br> 鱼哥没说话,豆芽仔说:“咋们去哪儿都行啊,只要能挣钱就行,今年的目标是在攒三百万。”</br> 正讨论着,忽然听到轰隆一声!</br> 这声音来自废机井房后,那里荒废多年,基本上成了垃圾场。</br> “呼!”</br> 鱼哥赶快吹灭凳子上的蜡烛。</br> 院里瞬间黑了。</br> 仔细一听,这是倒车的声音,在倒垃圾。</br> “有人吗?是不是有人在里面?”</br> 我们都屏气凝神不敢吭声。</br> “奇怪...刚才分明听到有人的说话声。”</br> “这地方怎么会有人?你别乱说话,不知道今天什么节啊,快走快走,卸完这车下班了。”</br> 等了十多分钟,确定门口没人了,我和豆芽仔爬上房顶去看了。</br> 那里倒了一大堆东西,有破家具破沙发,破麻袋什么的。</br> 我看到其中有一个镜子没摔碎,个头不小,是那种立在梳妆台上的立镜。</br> 有些脏,但这镜子不是新的,是个老物件,红木边框,有工带雕花,一看就是晚清民国的那种风格。</br> 我心想谁会把这个扔了,好歹也是个古董,这不是摆明了让我们捡钱吗。</br> 从垃圾堆里抽出来,豆芽仔拿到院里用水擦了擦,他回头笑道::“哈哈,这好啊峰子,反正等人来取货还得在这儿两天,刚好用上,不用去买镜子,省钱了。”</br> 豆芽仔说完就摆在了屋里,对着镜子整了整头发。</br> 小萱看到后皱眉说:“这镜子摆在那里看起来不好,太旧了,万一有鬼住在镜子里怎么办,还是扔了吧。”</br> 豆芽仔回头道:“什么鬼啊鬼,摆在这里多好,早上洗完脸了还能照着梳梳头。”</br> 我拱火道:“这东西红木边框,说不定以前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