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7章 报复秦青鸾的机会 (第1/2页)

加入书签

林晚星觉得,冯拓之一家,应该比秦家人更加希望秦青鸾是个冒牌货。</br>且,在戳穿秦青鸾的身份方面,绝对不会手软。</br>是最好的盟友。</br>寒暄过后,林晚星把她关于请冯家人帮忙的想法告诉给秦斯寒一家。</br>秦风等人,其实一直有点犯愁:他们担心,就算他们对秦老爷子先斩后奏,秦老爷子也会拦着他们不让多报复秦青鸾。</br>因为……秦老爷子是过于爱面子,或者说,是个过于虚荣的一个人。</br>到时候,他肯定会维护他自己的面子说,他其实早就知道秦青鸾是假的,是因为心软,也是因为她曾经救过秦风,才故意将错就错一类。</br>所以最后,秦青鸾……很可能因为秦老爷子的维护,受不了啥惩罚。</br>但,她害得他们那么惨,而且是恶意冒名顶替,不狠狠地惩罚她,他们不甘心啊。</br>不过,他们作为秦家小辈,不敢不听秦老爷子的话……</br>但,冯家人就不一样了。</br>冯家人不用在乎秦老爷的看法。</br>而冯家人……确实也恨死了秦青鸾。</br>不仅是她当初闹得两家的脸上都不好看。</br>而是因为,她回来后,时不时就拿冯家悔婚的时闹腾,说冯家不守信用,让她脸上无光,她想死云云。</br>冯家全家不胜其扰,只好搬离与秦家相邻的大四合院祖宅,在外租了个又小又破的屋子住。</br>有好房子不能住,本来就憋屈。</br>更要命的是,他们本来想把祖宅租出去换点钱花,但秦青鸾连人家租户也吵……</br>没有办法,他们只能让屋子一直空着。</br>这些年,大家整体日子不好过,秦青鸾这么一搞,他们等于雪上加霜……</br>怎么可能不恨秦青鸾?</br>冯家人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现在这么好的报复秦青鸾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br>他们肯定会比秦家人更上心。</br>秦风一家立刻拍手称快。</br>秦斯寒和秦风等不及,决定立刻去找去找冯家人说这件事。</br>他们想把秦青鸾从前写回家的那封信带过去给冯家人看……</br>这样冯家人才会信。</br>但他们担心自己保管不好,路上出差错啥的,就邀请林晚星和沈樾一起。</br>等会要一起战斗,先去认识一下,熟悉一下不是坏事啊。</br>不!秦风其实是想让林晚星和沈樾亲自交待冯家人一些细节,以免等一下犯错,给秦青鸾脱罪的机会。</br>秦风竭力邀请,还对林晚星和沈樾说,“……一起去吧!他们一家的人其实都挺好,不然你们想啊,明明他家一点错都没有,却一直对秦青鸾百般忍让,真是比我们还要老实!”</br>林晚星和沈樾,“……”</br>冯家固然老实,但这件事里,秦老爷子也是一个大恶人啊。</br>没有他的纵容,秦青鸾不会这么疯。</br>林晚星的计划里,只需要冯家人出面表示他们要跟秦青鸾算账就行。</br>不需要太精细。</br>他们几个其实没必要专门跟冯家人见面。</br>不过,反正他们没啥事,跟着一起也不是不可以。</br>于是大家跟着秦家人一起去十里外见冯家人。</br>不过除了林晚星和沈樾,周荷、方铮他们都没有贸然进去冯家,他们都坐在外面的车上等着收听……第一手消息。</br>林晚星和沈樾跟着秦风一家走进冯家现在住着的破烂的小院子,都不禁为他们抱不平。</br>同时觉得,他们过于老实软弱了一点。</br>他们但凡强势一点点,都不会被秦青鸾欺负成这样。</br>冯家人果然都是很讲理的人。</br>见秦斯寒一家来敲门,不仅没有一点嫌弃之意,还对他们非常的热情亲密。</br>好吧,他们两家可谓是惺惺相惜,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他们能处得好,其实正常。</br>冯拓之和他的父母三年前已经去世了。</br>但他大哥、三弟、小妹、妻子此时都在。</br>他还留下了两儿两女四个孩子。</br>孩子们都已经结婚生子。</br>而今天凑巧是冯拓之小孙子的十岁生日,这些人都在这里。</br>林晚星和沈樾看着他们家里相亲相爱的氛围,突然觉得,他们一家选择让着秦青鸾,虽然憋屈,其实也有他的道理……</br>冯家人听秦风说了事情的经过,看过那封信,冯拓之的妻子、妹妹和两个女儿当即捂脸哭了起来。</br>“啊……好可恨的秦青鸾啊,我爸和我妈这一辈子真是被你害惨了呀……”</br>“秦青鸾,你个混账东西,我咒你不得好死!”</br>“没想到……她居然是个冒牌货,她真是个灾星,害得我们有好房子不能住,害得我爸因此一直觉得愧对大家,忧思称病……”</br>“……”</br>冯拓之的妻子看上去温和而精干。</br>她小声哭了一会,抹干眼泪,带一点抱歉对大家说,“大家先坐,我得赶紧去给我公公婆婆还有拓之烧香禀报这件事,让他们也好放下这件事。”</br>大家,“……”</br>害得人家做鬼都不安逸……</br>越发觉得秦青鸾可恨啊。</br>等冯拓之的妻子上完香回来,冯家其他人也收住了情绪。</br>听说,林晚星是真正的秦青鸾的外孙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